*
当前位置:URL网址分类目录 » 站长资讯 » 资讯文章 » 站长新闻 »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

国际科技巨头苹果转型消费品公司

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:534次 时间:2021-02-24
苹果最近的消息有点多,但又扑朔迷离。

先是传出3月16日将有苹果发布会,然后马上又被彭博社的记者马克 - 古尔曼(Mark Gurman)说“3月16日没有苹果发布会”。

另一边,iPhone 12系列手机刚传出好消息,卖爆了,而iPhone 12这一款也成了最畅销的机型,但又据知情人士透露,“由于iPhone 12 mini销量未能达到预期,苹果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减少该机型的订单,甚至有可能提前停产”。

还有,苹果汽车自动驾驶刚刚传出新信号,外媒称“正与多家激光雷达供应商谈判”,但之前现代、起亚否认自己是和苹果一起造车的小伙伴,Apple Car突然遭遇“刹车”。

但销量也好股价也罢,有关“苹果增长何时见顶”的讨论,仿佛像是个“茅台何时涨到头”一样的伪命题。

苹果到底还行不行?

1月底,苹果发布2021第一季度财报,史上首度单季度营收破千亿,同比上涨21%至1114.4亿美元。过去一年,疫情对于很多硬件公司来说都是灾难,但到了苹果这里却成了实打实的雪中送炭。

“智能相对论”不得不承认,“疫情居家办公+华为让出高端市场份额+互联网服务业务稳定增长”的组合,占尽天时地利人和,让苹果尝到了盈利增速恢复与估值成倍增长的双重甜头。

现在的苹果有种有趣的现象:产品发布前后媒体们各种唱衰,网友们奋起批判,毫无新意、兼容性极差、买了就是智商税,然后集体被销量和股价打脸。

经历了去年9-11月三场新品发布会的密集轰炸,苹果各项业务强势回归。如今2.1万亿市值的苹果,业绩只能用稳健来形容。稳到大家看见彪悍的财报觉得理所当然,稳到苹果越来越像个没感情的赚钱机器,庞大且精致,匀速运转。

当初重仓苹果的巴菲特,用七个月净赚300多亿美元,悄然完成了业绩救赎,成为业内的经典交易案例。当初是什么让股神放下了不投科技股的原则?

实际上,苹果这次的财报里有两个有意思的关注点,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

服务业务继续发力,

苹果从生态中赚钱

“智能相对论”在本次财报中的营收结构看到,苹果较上季增长的营收中有49%来自于iPhone,这么看来iPhone似乎依然是苹果营收的主力军,其实并不尽然。

细致一点看数据,iPhone本财季同比增长为17.23%,低于21%的整体增长。这也导致iPhone对比同期在苹果的营收贡献从60.94%下降到了58.86%。

作为苹果的支柱业务,iPhone的核心地位正在肉眼可见的下降。与此形成对比的,是服务营收占比已经从2016一季度的8.0%提升到14.1%,成为苹果第二大品类。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:他看好的是苹果的品牌力量及其产品+服务(如Apple Pay和iTunes)两者组成的生态系统。

互联网服务业务需要依赖硬件出货为基础,苹果如今的路子持续验证了这一“双生花逻辑”。硬件的强势回归下苹果的互联网业务也进入加速状态,本季度服务业务毛利率再上台阶,已达到68.4%,持续逐季提升。

近几年的发布会上库克始终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——苹果要从生态中赚钱。

目前iPhone持有量过10亿,加上其他硬件持有总量超16.5亿,这意味着从生态中获益的巨大潜力。为此苹果蓄谋已久,从卖硬件到现在的“软硬兼吃”。

早在2010年,苹果的服务业务对整盘生意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以至于整个部门被整合在一个大分类中,即“iTunes、软件和服务”。这块营收关键的成长背景时期,是在2014-2018年间。

当时苹果面临iPhone利润占比越来越大、整个公司都要变成iPhone公司,颠覆性的新硬件又始终缺席,而安卓阵营的硬件性能实力眼看就要追上来了。

因此弱化iPhone营收是有意为之,而发展内容服务,就是苹果想出用来“救场”的可持续增长点。

于是就有了2015年Apple Music首次亮相;2019年一股脑推出Apple News +,Apple Arcade,Apple Card和Apple TV +,对应着卖卡、卖片、卖新闻、卖游戏。苹果企图通过提供创新型服务,改变新闻、金融、游戏、影视娱乐这四大行业过往的服务模式。